虐童事件再次發生,父母能做些什么?
發布日期:2017-11-24 9:10:13今天被幼兒園性侵事件刷屏了,如果說之前攜程的虐童案讓我出奇的氣憤,看昨天的虐童事件,我卻是全身癱軟,震驚,很深很深的無力感。
突然覺得,性教育一定是刻不容緩的。孩子的性教育,不該停留在這樣淺層的招數上,而該從我們家長自己思維改變開始,觀念不轉變,對于孩子的性教育只會時點到為止的完成任務。
有些是不是你想不發生它就不發生的,也許這種事是萬分之一,萬一真的發生了,作為父母,我們如何應對?
曾經有部電話《Trust》(《信任》),它講述的是一個14歲女孩與一個戀童癖之間發生性侵之前和之后的一系列故事。
14歲生日那天,安妮得到了一臺電腦作為禮物,之后她在網絡聊天室里遇到了查理,一個自稱是高中生,和安妮一樣也愛玩排球的乖孩子。在聊天過程中,安妮感受到被理解,于是慢慢卸下心防,開始和他走近,直到答應在商場見面。
當安妮看到查理本人時,那顯然是一個已經快40歲的老男人了。安妮崩潰了,但查理巧舌如簧,擊中安妮的內心。之后,安妮跟隨查理來到了汽車旅館,查理開始對安妮動手動腳,安妮也嘗試拒絕,最終查理強奸了安妮。
安妮的朋友知道了這件事后,報告了校長,FBI介入了調查。FBI侵入隱私的調查并沒有能找到查理,相反,安妮卻不得不面對學校里的流言蜚語,網絡上的殘冷玩笑以及自己心目中查理形象的幻滅。
這些情節都在我們的預料范圍之內,真正讓我開始引發思考的是之后安妮父親的一系列行為。當這位女孩的爸爸得知這件事后,他憤怒無比,自己展開了像FBI式的調查,希望要把這個欺負自己女兒的惡魔繩之于法。
他開始偷看女兒手機,查看之前安妮和查理的聊天記錄;當安妮對父親提出的唯一要求是不要告訴哥哥時,父親仍然說了;當安妮一開始覺得自己并不是被強奸,自己和查理之間仍然有感情,父親對女兒發泄了自己的憤怒,覺得自己女兒會喜歡上一個快40歲的男人是不可理喻的;之后,在安妮學校籃球比賽上,這位父親失去理智地穿過球場去暴揍了一個長得神似查理的人。
性侵犯是個及其殘忍的犯罪行為,但之后影片所有的情節發展,都讓我們意識到,安妮不僅僅受到了生理上的性侵犯,更受到了心理上的性侵犯。
第一次的性侵對安妮有傷害,但卻并不是最大的,后來來自于最親近的父親的種種行為,讓她開始失去信任,失去對自己的自信,開始懷疑自己,“我什么這么傻?我為什么這么傻?”
她開始對父親大聲咆哮,你為什么要一次次提醒我這件事的存在,為什么我一次次要成為學校的笑柄?!
安妮自殺被救后,她父親一夜未眠坐在院子里,對她說了一段很長很長的話,
你與生俱來對于周遭人和事物有著發自心底的信任,這讓你無所畏懼。我發自內心地愛著你的這份信任,這讓我驕傲,甚至讓我嫉妒。我曾經是多么害怕,當你長大后會失去這份信任。但是你沒有,而我卻辜負了你的這份信任。這本該是作為父親我的責任,讓你今后的人生始終保持這份信任。如果我連這點都做不到,我還算什么?但現在我卻讓你失去了這份信任,開始質疑自己,甚至想要傷害自己。。。”
人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最初是從父母那里得到的,特別是學齡前這段時期從父母那里獲得的愛與接納,會很大程度形成孩子看待這個世界的模式。人之所以感到幸福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的,是被接納的,身邊人是值得信任的。
從這點來看,安妮的童年生活一定是幸福充盈的,因此她與生俱來就有很強很足的信任感。最終讓安妮失去對整個世界信任的,不是性侵這件事本身,而是之后父親執著復仇所帶來的二次傷害。
當安妮被性侵后,這位父親是憤怒的,這份憤怒來自于父母對于孩子的愛,更來自于對自己教育失職的內疚。于是他并沒有第一時間關心女兒,而是執念于自己的復仇之中。
他氣憤女兒竟然會和一個年齡相差那么大的男人糾纏不清,卻沒有去理解女兒需要被認同的心理需求。于是查理幾句花言巧語就輕易讓安妮覺得自己是美麗而獨一無二的。當安妮請求父親不要告訴哥哥時,他還是說了,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作為父親所知道的保護女兒的方式。于是安妮之后徹底關閉了和父親溝通這件事的渠道。
當事情已經慢慢趨于平靜,安妮的生活慢慢恢復時,父親還是難忍怒氣,在學校大庭廣眾之下,在女兒的排球比賽上,痛揍了他人。這讓安妮又一次成為了聚光燈下的主角。
一個安全的社會需要多重力量共同存在:預防、監管、懲罰、治愈。
第一種力量是預防,這是我們每個父母可以立即行動起來的。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和溝通渠道,只有平時我們對于孩子任何再小的事情都是保持興趣、樂于聆聽卻從不評判,孩子才愿意自然而然和我們分享他們的事情,包括他們覺得不舒服的事情。這份安心是需要日常點滴建立起來的。
預防的另一部分就是性教育啟蒙,這是我想再次呼吁大家要重視的,在進行性教育啟蒙的同時,也要強化界限意識。界限不明確的孩子,當真的遇到身體被侵犯時,就會出現不確定,而這份不確定就會變成心里的遲疑、軟弱。因此,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,那第一步就是幫助孩子“圈地”,大聲地宣示自己的主權。戳->社會“兇險”,這才是家長幫助孩子“金剛護體”的第一步
第二種和第三種力量是我們無法立即影響改變的,這也是我開頭所說的剛看完時深深的無力感。 但正因為如此,我想提醒自己,提前演練父母“治愈”的能力。
父母是孩子的懷抱,外面發生再大的事,沒關系,回到父母這里,你就是安全的;父母是孩子的燈塔,外面也許黑暗,沒關系,我們可以做一些事情,讓自己的處境好起來。人生一定有暗流和礁石,父母提供孩子的這些力量,才能讓他們有正能量護體。
房子被縱火后,是先去抓那個放火的人,還是先去救屋子里的人?
傷害已經發生,是先執著于憤怒報復,還是先幫助自己和孩子療傷?
可怕的不只是事件本身,可怕的是父母失去了承托孩子愈合的能力,可怕的是父母自己對于這個世界的信任沒了,更可怕的是父母內心的那束光熄滅了。我們如果沒有光,誰還能照亮孩子的前途漫漫呢?
- 媽咪好娃娃穴位壓力刺激貼(積食貼敷穴位神闕穴中脘穴)
- 【產品名稱】 穴位壓力刺激貼【型號規格】 型號: F型(肚臍部位貼) 規格:60mm×60mm【使用方法】 外用。按摩擦洗穴位處,擦干皮膚表皮水分,撕[查看詳情]
- 媽咪好娃娃穴位壓力刺激貼(感冒貼敷穴位大椎、神闕)
- 【產品名稱】 穴位壓力刺激貼【型號規格】 型號:C型 規格:60mm×60mm【使用方法】外用,按摩擦洗穴位處,撕開包裝袋,[查看詳情]
- 媽咪娃娃穴位壓力刺激貼(感冒貼敷穴位大椎、神闕)
- 【產品名稱】 穴位壓力刺激貼【型號規格】 型號:C型 規格:60mm×60mm【使用方法】外用,按摩擦洗穴位處,撕開包裝袋,[查看詳情]